又到了新的一年,总结一下过去的 2016 。翻看年初所定的目标,虽说有些没有很好的完成,然而还是觉得能给这一年打 80 分。此时我刚刚踏入前端一年半,真正参加工程化的项目不足一年,但恰恰是今年让我系统的理解了前端,对工作也更加游刃有余。
上半年
本来这里已经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总结了,然而总觉得我似乎写成了简历一样,太不像一篇合格的总结,于是我决定从头开始写。😂
2016 的上半年我依然呆在我的第一份前端工作的公司,做着最普通的切图仔的任务。不甘平庸的同时自学了很多进阶知识,然而没有大型项目,也没有很好的技术栈实践,最终导致只是有一大堆知识拥堵在我的脑中。没有成型的项目实践,因此带来了很多困惑,诸如为什么会有闭包导致的事件绑定失败,slice 、substr 和 substring 永远分不清,以及到底什么是 DOM 等等。所有这些东西都只能靠着自己的感觉来掌握,效率低下。最终为了更好的发展我还是选择了跳槽,好来快点结束这样的状态。
跳槽的过程中,最深刻的是在野兽派的面试,被邀请的当天我本来已经不再想继续面试了,只是看了他们的简介后想着就当聊天了(原谅我当时不知道他们是一家很知名的鲜花公司)。面试过程中基本上没有聊什么无聊的话题,直奔主题的提问了几道问题:
- 移动端的 viewport 中,initial-scale 为 1 的时候,16px 的文字会显示多大;如果一个 PC 16px 的文字想要在移动端显示为 32px ,应该如何设置这个值。
- ES6 中的 super 的含义。
- 如果有一个表单,如何设计为可复用的组件。
可能还有几个小知识点我漏掉了,但是这些问题真的很经典,然而当时的我没有很好的掌握移动端的细节知识,ES6 还没有看过,面向对象等 JS 进阶知识一塌糊涂,只会方法式编程。这几道题的考查点都是能看出应聘者是否在平时对知识点有足够的思考,而不是拿来主义的直接使用网上的解决方案(如直接的复制 viewport 的 meta),二是对 JS 基础掌握的考察。之所以印象深刻,倒也不是这几道不同其他公司的面试题,而是过程中面试官对我频频引导,希望能看到我的成长潜力,我是真的有心无力,毕竟没有实践只会导致不成体系的知识。正是这一份宝贵的面试经验,在接下来就要到来的工作中给了我巨大的影响。
下半年
下班年在新的公司给我带来了巨大的提升,毕竟终于接触到系统化的工程了,我真的是天天都激动的不行。
一开始就是 Vue 配合 ES6 的项目,对于一个只会 jQuery 的我来说,读文档就吃力的不行,然而此时上文中所述的那一大坨积聚在我脑中的知识体随着新知识的注入开始慢慢的消化了,Dom 操作和面向数据的 MVVM ,事件和通信,Vue 实例对象以及原型等等,开始让这些知识体如游戏中的经验般让我频频有顿悟升级的感觉,那种舒爽简直觉得毒品也不过如此了🙃。随着项目的深入,我的知识体系也开始完善起来,至此我才终于觉得我入了前端的门了。
回顾后半年,先后经历了 Vue1 全家桶项目,微信项目,Weex App 项目,Vue2 全家桶项目等,这些项目经验配合书本等渠道获得的知识,前端的道路走的越来越宽。
计划
用一个字形容 2016 ,就是升,技能、工作、生活等等全都有质的提升。随着技能的熟练掌握,工作和生活都开始趋于平静,慢慢也就想钻进舒适区不愿跳出了,是时候重新确立些目标了:
- 2016 读的书都很有质量,然而却没有做好读书笔记,项目中碰到的知识点等也没有梳理成笔记,希望 2017 年能认真的记笔记,争取每周产出一篇,至少每月 2 篇
- 至少 12 本技术书籍
- Github 完成至少一个完整的前端项目,希望后期能增加 Node 的后端工程
2017 继续进步。